纵然市面上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的新型电池层出不穷,可是仍然难以抵挡一个不争的事实:数码产品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可靠的配资平台,性能越来越强,也越来越难以被「喂饱」。当代人类对于电量的需求已经超出想象。
除了三星手机外,vivo新发布的两款手机X200 Pro和X200 Pro mini也表现不俗,成功进入榜单前五。这两款手机均搭载了全新的天玑9400处理器,配置了LPDDR5X运行内存和UFS 4.0闪存,屏幕方面则采用了1.5K OLED屏幕,全系支持10bit色深和4500尼特峰值亮度。同时,它们还配备了5700mAh及以上大容量电池,并支持90W有线充电。其中,X200 Pro位列第四,X200 Pro mini紧随其后,位列第五。
一拍打7折流拍,二拍挂牌再打8折,3月8日,复兴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联合健康险”)的19.5%股权终于找到了买主,拍下这笔股权的是北京和平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平联合科技”)。
不过,和平联合科技欲成险企股东并非一锤定音。业内专家表示,根据监管规定,买方想入股复星联合健康险,还需要经过银保监会的股东资质审查。19.5%股权对应的是战略类股东,需满足连续3年盈利、净资产不低于十亿元等要求。
5.6折落槌,复星联合健康险股权拍卖结束
3月8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拍卖的、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复星联合健康险19.5%股权拍卖已结束。
网络竞拍成功确认书显示,北京和平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该项目公开竞价中,以最高应价胜出,成交价格为1.12亿元。
实际上,这是复星联合健康险19.5%股权第二次挂牌拍卖。2022年1月,这笔股权第一次在阿里拍卖平台挂牌拍卖,起拍价为1.4亿元,是评估价的7折,但无人竞拍,以流拍收场。2022年3月,这笔股权在一拍价格基础上再打8折拍卖,终于等来了买主——和平联合科技。
低于评估价0.88亿元买入,买主算是“捡漏”吗?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分析表示,既然是公开拍卖,应该是充分竞争的合理的市场价格。虽然成交价仅为评估价的56%,但相对于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0.975亿元的初始投资,仍有14.9%左右的溢价。
虽然拍下了股权,但和平联合科技能否成为复星联合健康险股东尚存在不确定性。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平联合科技能否入股复星联合健康险,还需要监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查。根据《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规定,19.5%对应的是战略类股东。除了满足财务Ⅰ和Ⅱ类股东股东条件之外,还需要满足如下条件:(一)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二)净资产不低于十亿元人民币;(三)权益性投资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四)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买主和平联合科技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蒲晓燕,经营范围是技术推广服务。天眼查平台显示,蒲晓燕对和平联合科技100%持股。
和平联合科技与当前复兴联合健康险股东是否构成关联关系?若成功入股后能带来哪些合作?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复星联合健康险发函采访,并多次致电复星联合健康险有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电话也无人接听。
五年首次盈利,搭乘健康险发展快车
股权打5.6折才卖出,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属于“低价甩卖”,那么,被“低价甩卖”的复星联合健康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呢?
官网信息显示,复星联合健康险成立于2017年1月,注册资本为5亿元。截至2021年末,复星联合健康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3.3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6.36%,最近一期风险评级为B类。2021年复星联合健康险净利润为3279.63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2021年是复星联合健康险成立以来首年盈利。对于盈利情况,杨泽云表示,健康险市场前景广阔,但健康险公司能实现盈利并不简单。
未来,复星联合健康险的发展前景如何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公司主体并不多,未来商业健康险保费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复星联合健康险的发展机遇不言而喻。
近些年,不论是国家战略层面,还是相关法规制度,对商业健康险的支持力度空前提升,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文件支持和规范商业健康险市场。
2020年初,银保监会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2020年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鼓励保险公司将医保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
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提升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支持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群体中短期工、临时工较多的情况,加强保险产品创新,为新市民提供更加灵活的健康保险产品。
那么,面对潜在的2万亿市场,以复星联合健康险为代表的商业健康险公司该如何发力?杨泽云表示,要抓住健康险发展机遇,一方面,需要保险机构与大健康产业的上下游合作,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并实现上游医药、下游康复等产业链融合,既促进居民身体健康,也实现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创新发展。如当前的“现象级”产品惠民保,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大病经济可及性,也促进了特药等新药的研发。
另一方面,商业健康险公司可借助大数据赋能健康险业务。具体来说,健康险可与可穿戴设备融合可靠的配资平台,构建健康大数据生态,实现保险+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创新。既能实现健康险个性化发展,又能促进客户主动提升健康状况。